兒童餐具怎麼挑?4種安全材質一次看懂

2025-04-07

兒童餐具怎麼挑?4種安全材質一次看懂

寶寶長大囉~

不論是開始吃副食品或是要準備上幼兒園,都要準備自己的餐具啦

上網一搜,好多可可愛愛的餐具出現在眼前,是不是很想通通買回家呢?

但是請注意,這些是要裝食物、熱湯,然後讓寶寶吃下肚的,不能只看外表可愛,還要注意材質安全⚠️

尤其是有些塑膠餐具可能會釋放雙酚 A(BPA

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,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,進而影響生殖、代謝與心血管健康

在寶寶發育階段,特別容易受到環境荷爾蒙的干擾,一定要更小心

所以這邊就幫爸媽們整理出


4 種常見、相對安全的寶寶餐具材質

1. 304 或 316 不鏽鋼

✔ 耐熱強,約可達 250-500°C

✔ 不含 BPA、塑化劑,不會釋放有害物質

✔ 耐摔、耐腐蝕,不易殘留氣味

✔ 常用於:餐具、保溫杯、便當盒、吸管

⚠ 小提醒:

.不適合存放高鹽或強酸性食物(如醋飲、檸檬水)

.導熱佳,裝太熱的食物請小心燙手

(外面有多做一層隔熱防護的就還OK)

.若出現刮痕、鏽斑,可能藏汙納垢、滋生細菌,建議更換


👉我自己也很愛不鏽鋼碗,耐用又好清洗,不會油油的


2. 食品級矽膠(Silicone)

✔ 耐熱範圍:-40°C 至 230°C

✔ 可用於冷凍、微波、蒸氣消毒鍋

✔ 柔軟、安全,不含 BPA、BPS

✔ 耐摔,不易滋生細菌

✔ 適用於 圍兜、吸盤碗、湯匙、奶嘴、矽膠杯

⚠ 小提醒:

.刀叉刮割會減短壽命

.劣質矽膠可能含塑化劑,選購時認明認證標章

.長時間接觸油脂,可能產生異味或難以清潔,使用完建議立即清洗


👉外出旅行我常會帶一個矽膠碗,輕巧又不占空間


3. Tritan(共聚酯,Copolyester)

✔ 新型塑膠材質,不含 BPA/BPS

✔ 高透明、耐摔性佳

✔ 耐熱約 -40°C 到 100°C(依品牌略有不同,要看清楚)

✔ 常見於:水壺、吸管杯與部分餐具

⚠ 小提醒:

.請確認產品標示的實際耐熱溫度

.避免使用蒸氣消毒以免劣化


👉目前我的水壺就是用這個材質,安全無毒


4. PP(聚丙烯,Polypropylene,回收編號5)

✔ 安全塑膠選擇,不含 BPA、BPS
✔ 耐熱約 -20°C 至 120°C,可微波
✔ 輕巧好攜、耐摔
✔ 常見於:吸管杯、兒童碗盤、湯匙

⚠ 小提醒:

.避免裝滾燙熱湯、或長時間高溫加熱

.有刮痕、變色或變形請盡早更換

👉這也是親子餐廳常見的餐具材質唷!

———

總結

給爸媽的寶寶餐具選材小建議

✅ 304、316 不鏽鋼、食品級矽膠、Tritan、PP(回收編號5)

都是較安全可用的餐具材質

留意是否有通過專業認證標準,例如:

FDA(美國)、LFGB(德國)、EU 10/2011(歐盟)、SGS(第三方測試)、CNS(台灣國家標準)、TFDA(台灣食藥署)

✅ 即使是通過認證的安全材質,也請避免長時間接觸高溫、油脂或強酸性食物

✅ 餐具出現刮痕、異味、變形,就該換新的了!

吃飯皇帝大,挑對餐具,寶寶吃得安全、爸媽也更安心!

就降 🫶😉


近期發表文章